- N +

数字货币还会消失吗(数字货币还会消失吗为什么)

数字货币还会消失吗(数字货币还会消失吗为什么)原标题:数字货币还会消失吗(数字货币还会消失吗为什么)

导读:

    来源:扬韬略 (ID yangtaolue1968),已获授权  傅海棠,期货界的“农民哲学家”。农民出身,曾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2000年开始做期货,前两年...

  

  来源:扬韬略 (ID yangtaolue1968),已获授权

  傅海棠,期货界的“农民哲学家”。农民出身,曾养过六年猪,种过棉花、大蒜等。2000年开始做期货,前两年从5万起步到1.2亿,被称为是国内期货界的传奇人物

  那天,在酒店大堂谈中国的货币问题时,傅海棠先生手指窗外,说:你看,那座天桥!

  我看了看,一座行人匆匆的天桥,跟货币有什么关系呢?

  傅先生问:这座天桥是国家投资的,假设花了1亿元。这座天桥,国家卖给你了没有?

  没有。

  那么,在GDP统计里,这1亿元是不是已经包含在GDP的数字里?

  是的。

  那么,这1亿元是不是也包含在M2里了?

  是的。

  如果国家把这座桥卖给你,你出钱,国家收回钱去了,还了银行贷款等等,那么,M2是不是就减少了?

  是的。

  所以,现在,国家建了这座天桥,却有没有卖掉,而是给你免费用,这就意味着GDP增加了,但是,M2也增加了,对不对?

  没错。

  换言之,如果是在美国,GDP组成里面六七成是消费,每一笔交易都对应着一次现金回环的链条,M2占GDP的比重一定比中国低,对不对?

  ……

  好像是这么个理吧。

  既然如此,中国的M2多一点,有什么不可以的?就好比这座天桥,国家建成了,却没有卖给任何人,而是供老百姓免费享用,这个就是福利。中国的M2里面,沉淀着大量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中国的老百姓由此享受着巨大的福利而不自知,却简单地骂娘,说货币超发,是不是很荒谬?

  你的意思是,中国的货币没有超发?

  没错,健康的社会和国家,货币是不存在超发的问题的。货币具有鼓励劳动生产的属性,增发一些货币,就可以刺激生产,社会财富增多,这是好事情。对中国这样得发展中国家来说,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投资,需要更多的M2支持,是完全合理的。同时,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消费和服务构成了GDP的主要部分,就不需要那么多的M2,所以,它们的M2增速慢于中国也就是可以理解的。

  傅老师,你的意思是说,社会上主流经济学家将M2直接与GDP的数字去除,得出M2与GDP的效率关系,这种做法是错的?

  当然是错的。M2是沉淀的资金。要知道,货币绝对不会消失,只会越来越多。央行投放的货币、商业银行贷款增加的货币,它的总量是只会增加不会减少的。换言之,M2是存量,存量的增加程度。而GDP呢,是每年的增量。你用一个存量去除以一个增量,哪有这样的做法!

  傅老师,如果我们换一个思路,用M2的增量与GDP的当年量做对比,也许才有意义?

  没错。这样的比较,也许能反映货币投放是不是超量了,货币效率是不是高的问题。不信,你做做看。

  ——————————

数字货币还会消失吗(数字货币还会消失吗为什么)

  于是,我查数据,做研究,有了下面这张图:

  

  从这个图的结果看,中国每年的GDP要增加100元,大致需要M2增加25元年左右。1990年以来,这个数字基本稳定与25%的水平。单纯从这个比值数据的稳定性看,确实不能说中国的货币投放过多了。

  上图中,我们能看到两个峰。一个是1993年,所谓经济过热时期,一个是2009年,所谓四万亿大放水时期。但是,这两个峰出现后,很快就恢复正常水平。傅先生认为,这恰恰说明中国的货币投放是有效果的,是正确的:每投入100元货币,总能产生400元左右的GDP,这说明经济运行效率是正常的,也说明周小川时代的货币增长与朱镕基时代的货币增长是有同等效果的。

  中国如此,那美国的情况怎么样呢?我查了1959年以来近60年的美国数据,结果如下:

  

数字货币还会消失吗(数字货币还会消失吗为什么)

  从这个图可以看出,美国100元GDP的增量,大约需要5元左右的M2增量。而且,过去60年,这个数据是相对稳定的。1995年前后,数据达到最低,1970年代则达到最高。傅海棠先生的解释是:1970年代,美国的基础设施投资、工业投资规模相对要大一些,1995年之后,美国经济转型,开始科技化或者泡沫化了。但从一个长的历史周期来看,美国的货币投放也没有离谱,还是正常的。

  在仔细对比这两个图的数据,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要增加100元GDP,需要25元的M2增量,而美国只需要5元。这个结论,正好符合傅先生提出的预判: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更多M2,而美国不需要。其中的差距,高达5倍!

  这是以主观结论为先导,客观论证后行的过程。但数理推导的过程,完美地印证着傅海棠先生的结论。如果我们以上述两个图来做基准,不难得出结论:中国和美国虽然在扩张货币,但货币膨胀的速度是合理的,你不能说货币超发了,如何如何。

  如果以傅海棠先生前文的推断,M2是会沉淀的,而GDP是每年的增量。那么,我们或许可以做一个新的研究:假设以GDP的累计量(以某一年为基准,累加此后每一年的GDP)为准,除以当年的M2,结果会如何呢?

  下面,我们看看差异。首先,如下图:

  

  如果我们以此前经济学家的简单运算模式,用GDP与M2的比值去推导,当然可以得出结论:货币效率似乎是降低了,因为以前每投入100元M2,可以增加120元的GDP。但最近呢,这个数据就下降到50元。你看,货币效率是不是降低了?

  但是,如果以累加的GDP除以M2呢,我们就会发现,2000年之后,中国的M2与累计的GDP关系大致是5%。即:100元的M2,对应的GDP累计量大约为500元。这个数据告诉我们,要维持中国当前的财富规模,需要5倍的M2。

  当然,更有价值的是,2000年以来的中国货币投放,与GDP的关系是稳定的,再4-5之间。这或许从另一个角度能证明:中国的货币投放是合理的。

  再看看美国的情况,1959年以来,如果单纯以GDP与M2的关系来对比,似乎最近20年货币效率是降低了,如下图第一张。

  

  但是,当我们把GDP累计值作为分子的时候,也能发现一个问题,2000年之后,这个数据是稳定再30-33之间的。它表明,美国的货币投放规模,也许正好符合经济的实际情况,没有货币超发的嫌疑。(其实请想一想,美国进入所谓的量化宽松时代,看起来货币泛滥,但美国的物价涨了么?)

  得出这样的结论,是让人震撼的。它说明,中国的周小川与美国的伯南克和耶伦一样,都是世界上最优秀的货币专家,他们确保了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的稳健运行,也保证了这两个最大经济体的汇率相对稳定。

  更进一步,任何对于中美两国货币投放过量的指责,都是不切实际的,没有道理的。

  换言之,过去20年,中美两国的货币投放是合理的。两国社会中出现的金融现象是必然的,也是应该让我们心平气和来应对的。

  傅海棠先生喜欢举的例子是:20多年前,一部手机的价格是数千元甚至上万元,但20年后,一部功能最佳的手机,其价格也不过是几千元。但是,这20年,中国的M2增长60倍以上,何以手机的价格涨幅不过几倍呢?根本原因在于产出增加了,是生产效率增长的必然结果。

  所以,物价上涨,并不只是源于货币增长,而最主要的是看生产效率。在傅海棠看来,物价上涨,必然是由于产量不足而需求增长。因此,经济活动的一切核心,都应该围绕扩大生产去进行。

  货币政策应该如何与物价相适应呢?他认为,当物价上涨的时候,应该加强生产端的资金供给,促进生产以满足需求的增加;当物价下跌的时候,应该加强消费端的资金供给,促进消费以稳定价格。但是,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不应该贸然撤出资金、减少资金供给。世界上各个国家和经济体的经济危机,都是由于货币突然收紧造成的,而不是其它!

  由上述分析,如果我们一定要找一个货币投放的临界值,证明货币投放是否合理,或许可以用M2的增幅与GDP的关系来表述。这也就是本文开头的那张图。如果这个图上的数据是相对平稳的,就说明这个国家的货币投放是合理的。反之亦然。

  对于津巴布韦、委内瑞拉的货币超发现象,以及中国1946-1949年期间的法币泛滥现象,傅先生的观点是:货币发行,必须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最重要的是实物生产的增长。如果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社会的物质供给没有因此而增加,则属于恶性货币超发,会引发恶性通胀。类似情况,往往出现在政权崩溃末期。负责任的政府,还期望继续执政的政府,是绝对不会恶意滥发货币的。这就是中美两国的现实问题。

  傅先生更进一步解释道:什么是存款?存款就是劳动者多余的货币。什么是货币呢?货币其实就是劳动报酬的超额凭证。在一个物物交换的世界里,甲乙双方各自交换自己所需要的物资,是不需要有多余的货币存在的。但劳动有剩余,便以货币形式体现。渐渐的,货币的功能异化,人们为了追求货币而劳动,货币就变成了人们超额劳动的凭证。

  也正是因为货币是超额劳动的凭证,它才具有了刺激生产劳动的功能。人们为了追求更多的货币,会努力劳动、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由此使得其劳动产出大大超过本人的需求,这超额的部分,便成为社会的财富积累下来。

  于是,货币的沉淀部分(比如当今的M2),就成为社会财富多寡的标志。中国的M2总量大,恰恰是中国社会财富积累巨大的标志,而不能简单理解成货币超发——回到本文开头提出的那座桥,它所凝聚的货币总量M2的部分,其实正是社会财富的真实写照。甚至于我们可以简单地去推断:哪个城市的基础设施好,就意味着哪个城市更发达,更先进。哪个国家的基础设施条件更好,则意味着哪个国家更发达。简单一点,中国哪个城市的人均M2越高,则哪个城市越发达。

  当然,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手里的货币数量很大而全社会的货币规模并不大。这种朴素的想法,源于对自己劳动报酬超额凭证保值的需求。简单点说,每个人都想着自己是亿万富翁,但社会其他人的钱没那么多,也就是自己的货币购买力是足够强大的。

  想法没有错,问题不现实。傅先生举例说,经常会有人后悔,说我当初如果房价1000元(每平方米的价格,下同)的时候买房子就好了,就不会为当前1万元的房价而懊悔了。

  问题是,如果你当初真的去买房子了,房价绝对不会是1000元。为什么呢?因为你根本不是一个有特异功能的人,你只是一个普通人,是无数普通人的一员。你那时候不想买房子,因为其他人跟你一样,也都没有想买房子。那个时候,房子的数量是稳定的,社会的货币数量也是稳定的。如果你真的去买房子了,意味着众多跟你一样的普通人也去买房子了,房子将供不应求,房价就绝对不会是1000元,而可能是现在的1万元。那时候的房子便宜,只是因为你没有想买而已。

  (这个思路,有点像平行宇宙了。如果你是四维空间的人,也许可以跑去那个平行宇宙看一看,假设你当初想以1000元的价格买房子,后面会发生什么。)

  傅先生的上述论断,建立在其对于纸币时代的全新认识基础之上。他与朋友之间,有过这样的问答:

  问:人类历史上纸币时代有多长时间?

  答:四十多年吧,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后才算正式进入纸币时代。

  问:纸币时代之前的经济理论在是不是失效了呢?

  答:很多失效了,有些理论还是管用。

  问:全球最坚挺的两大资产价格,一是中国房价,二是道琼斯指数。是不是在我们有生之年会一直上涨?

  答:是。如果通胀保持2%左右速度,就等于货币每年贬值2%。拉长时间是会一直上涨的。

  上述问答过程,或可解释市面上的大多数疑问。实际上,200多年前的硬通货时代的经济学家对于货币的认识,与当代社会有着非常显著的差异,甚至于当代普通人能理解的思路,古典经济学派却没法理解。比如说,在托马斯-图克时代,通货理论会认为,贵金属的输入,必然引起物价上涨,输出则会引起物价下跌。但是今天,我们却都知道这是没有必然的线性关系的:物价的涨幅并不必然体现为货币的增幅。

  人类社会的货币体系,确实是从1971年之后才进入了信马由缰的阶段,纸币的膨胀才开始不受硬通货(金银)的限制而由央行主导肆意纵横。水平较高的央行,会去平衡货币规模与社会财富的比例关系,使得货币既能促进生产,又不至于引起物价的失控。有效平衡其间关系的,就是成功的,发达国家和经济体莫不如此。中国2001年后的货币供给规模适应,为社会经济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既然如此,当代经济学家就必须放弃此前的硬通货本位思想,放弃传统的货币理论体系,用完全适应当代经济特点的理论来解释货币和经济。这一点,正是傅海棠先生在做的。所以,有人称他是纸币时代的新型经济学家。

  “猜你喜欢”

  8张PPT,看懂家族信托的精髓

  韭菜,是时候告别江湖了

  去年华创投了它1亿,今年它要到创业板上市了

  唐宁:代表“黑椅子”的一场拷问

量化基金——克服人性的贪婪和恐惧

风险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对内容的准确与完整不做承诺与保障。过往表现不代表未来业绩,投资可能带来本金损失;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返回列表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