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货币物联网是什么(数字货币 物联网)
原标题:数字货币物联网是什么(数字货币 物联网)
导读:
2017年8月5日,由经济观察报、新金融家联盟联合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及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当金融遇见科技——第三届新金融大讲堂”在北京成功召开。来...
2017年8月5日,由经济观察报、新金融家联盟联合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及中国信息协会信用专业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当金融遇见科技——第三届新金融大讲堂”在北京成功召开。来自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业内资深人士参加了本次活动,共同就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金融行业的运用与发展,以及监管层面的变化进行了多维度的探讨与交流。
经济观察报执行总编辑文钊出席并致辞,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商银行原行长杨凯生,浙商银行行长刘晓春,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华软资本创始人王广宇亲临现场并发表了主题演讲。国家科技部发展战略研究院副院长王宏广受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了主题为“新科技、新监管正在催生新金融”的演讲。
演讲全文
当今世界,发生于2008年金融危机已持续10年,何时结束、如何结束?会不会出现重叠危机?世界经济何处去?世界金融何处去?金融科技、金融监管、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智能金融等新概念、新模式不断涌现。新技术、新监管催生新金融已成为大趋势。以大网络、大数据、大计算、大智能为代表的金融科技(Fintech),以法律规章监管、职业道德监管、利益分配监管、社交人文监管等为代表的金融监管(Regtech),正在催生新金融的诞生,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微利化、标准化,安全、高效、公正、透明的新金融正在形成。
一、关于新科技革命的三类观点
回顾近两千年人类发展史,经济中心、贸易中心、文化中心,乃至军事中心,总是随着科技中心的转移而转移。国际经济竞争、军事竞争,乃至综合国力的竞争其本质是科技竞争,许多国家都在加速抢占新科技革命的制高点,但不同国家的对策与措施却有所不同。
(一)新科技革命正在形成
新科技革命正在形成主要基于六个方面:一是科技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论文、专利的数量都在迅速地增长;二是世界各国都在为摆脱已持续近10年的金融危机寻找对策,许多国家不约而同都把着力点放在科技上;三是当今世界还有十亿人吃不饱,未来还会新增20亿人口,如果没有技术突破,现在人的生活质量必然下降,要解决民生问题,必然要有科技的新突破、新革命;四是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新科技;五是全球每年一万多亿美元的军费,约30%-40%用于研发,这也是科技革命的重要推动力;六是从经济长期规律分析,每60到70年总会有一个经济长周期,如果从计算机发明时间1946年开始计算,2010年经济就到了新周期。如果从上世纪八十年网络运用开始算,下一个经济周期应该是在2040年左右,也就是说这次科技革命会持续到2040年前后。
(二)关于新科技革命的三类观点
信息经济之后,什么技术将引领新科技革命,哪个国家将成为新的引领者?世界科技格局、经济格局、综合国力的格局会发生什么变化?许多国家政治家、科学家、企业家、金融家发表了不同观点,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类观点:
1、信息、生物、新能源等将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这类观点认为,跟以往的科技革命不同,下一次科技革命是由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多项技术共同引领的,而不是一项技术引领。我国政府文件多次强调信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等技术引领的新科技革命正在形成。德国政府出台《工业4.0》,强调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业的结合。著名学者里夫金(2012)撰写《第三次工业革命》,认为分布式能源、大数据、3D等技术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世界经济论坛发起人施瓦布(2014)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一书中提出大数据、云计算、3D打印、人工智能将引发第四次工业革命。《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尤瓦尔(2016)则认为“未来算法将统治人类”。
2、生物技术将引领新科技革命、产业革命。这类观点认为,信息技术引领的科技革命、网络经济(也叫数字经济)方兴未艾,仍然会持续一定时期。从逻辑上讲,新的科技革命一定是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的科技革命,而信息、生物、新能源等技术共同作用,应该是信息科技革命、数字经济的继续或升华,但不应该是新科技革命。
2000年,我们在研究国内外科技发展趋势后提出,信息技术革命之后生物技术将引领新科技革命,信息经济之后,生物经济将成为,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信息经济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形态,其主要依据:一是现代生物已经有了70年的积累,一个科学发现到形成革命性的爆发,大致需要100年左右的积累,现在生物已经有了70年的积累;二是生物与医药领域是科学论文最多、专利最多的学科领域。美国自然科学论文中生物与医学论文占60%左右,专利授权量的40%来自生物与医药领域。已有10多个国家的生物与医学的论文占到本国自然科学论文的一半以上:三是生物与医药领域已成为一些国家或地区政府支持经费最多的领域、风险投资最多的领域。政府科研经费的50%左右用于生物与医药领域。美国风险投资最多的领域也是生物与医药领域;四是许多国家政府高度重视生物与医药产业的发展。我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领导人或政府领导亲自兼任有关生物与医药机构的负责人。美国白宫印发《生物经济蓝图》,德国政府两次发布《生物经济研发战略》、欧盟出台《欧洲生物经济的可持续创新发展规划》。
3、知识经济、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循环经济、智能经济将是未来产业变化的重点方向。罗马俱乐部1972年《增长的极限》,联合国1987年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英国前首相布莱尔2003年提出“低碳经济”,国内外还有许多学者还提出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等观点。2017年以来一些专家又提出“智能经济”是未来发展的重点产业。
二、 金融科技,新技术、新监管将催生新金融
研究金融科技,首先需要回答什么是科技金融?科技能为金融做什么?金融科技发展趋势是什么?简单地讲就是新科技、新监管将催生新金融。
金融科技与科技金融完全是两个不同概念。金融科技是指支撑金融产业发展的技术、产品与服务。金融是定语,科技是是主体。科技金融是支持科技发展的金融。科技是定语,主体是金融。
科技与金融互为动力。科技是发动机,金融是燃料,政策是点火器。用政策去把燃料加在发动机油箱里,就会产生新动能。目前,科技与金融结合还不够紧密,一些投资机构在炒作概念,好比是燃料被加在了“水箱里”,产生了一些金融问题。我重点介绍六类新技术,推动金融产业出现五大趋势,同时潜在五个风险。
(一)金融科技的六类重点技术
当前,金融科技的主要是信息技术,可简单分为六类,简称A、B、C、D、E、N,人工智能(AI)、区块链技术与监管科技(Block chain)、大计算(Cloud calculate)、大数据(Date)、大装备(Equipment)、大网络( Net)。
1、人工智能将取得重大突破并广泛应用。在农业机器、工业机器人之后,机器替代人类劳动将掀起第三个高潮。服务机器人、智能机器人将迅速崛起,教育、科研、医疗、咨询、金融、交通、家政、安保、救灾等领域的劳动将是机器人替代。人工智能将同样推动金融科技的巨大进步,投资评估、风险分析、智能投资等大量工作逐步会由机器人参与或承担。
2、大数据是新金融的基础,没有大数据就没有新金融。金融大数据技术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大数据量大,达到几千T甚至更大;二是数据类型多样化,包括数据、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不同数据;三是储备能力强,理论上依存空间可以做到不受限;四是数据传输速度将增加上1000多倍。应用3G技术每秒只能传一张图片,4G技术则能每秒传一个短片,5G产业化后每秒能传一部电影。科学家在实验室已经做到一秒钟传300T,相当于每秒传30万字的书4.9亿本。将来一秒钟传输的信息,一个人一辈子都看不完。
3、大计算是指比云计算更复杂、更多样化的计算。未来金融计算的发展趋势:一是计算速度快,未来计算速度将由现在的每秒钟十万亿次,提高到每秒一百万亿次,提高10倍以上;二是计算方法多。金融统计与计算不仅包括云计算在金融的运用,还包括现代金融统计学不断开发的新算法、新工具;三是计算能力强,能够对数据、文字、图片、声音、影像等不同类型数据,进行清洗加工、研发数据图谱,对不同数据进行综合计算与分析。
4、大装备是指智能机器人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智能机器人将替代部分金融员工的工作,如保安、记账、信息查询、账务审计等。大装备主要依赖三类技术,一是人工智能技术,二是生物识别技术,三是先进制造技术,可开发一批新的金融装备,大幅度提高金融工作效率。
5、 大网络主要是指物联网。一是网上银行更加普及。在互联网“心心相通”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物物相联”,实现人与物的互联与互通,通过网络进行资产评估、信誉评估、风险分析等,网络银行逐步替代实体银行;二是依托、租赁、证券、保险等大量运用物联网,提高工作效率,防范风险。
6、大监管就是更广泛、更全面、更严格的金融监管。一是运用区快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生物识别等技术,形成分布式记账,能有效防止做假账,有效遏制大量现金流通,防止腐败滋生,最大限度发挥金融监管的作用;二是扩大监管空间。如利用国际金融信息互通机制,实现全球范围的监管;三是全面监管,不仅包括法规监管、业务活动监管,还包括道德行为监管、社交活动监管、收入分配监管等等;四是监管更严,制定严格、规范、透明、标准化的金融行业规范,加速金融产业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逐步使金融业告别欺诈、告别暴利,推动新金融的形成。金融监管将成为全方位(法律、行业规章、道德诚信、收入等)、多维度(资产、资质、消费、社交、生活习惯、文化等)的监管,并逐步建立金融危预警与监控机制。
(二)科技将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出现五大趋势
金融科技、监管科技正在推动金融产业发生明显的变革,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微利化、标准化,安全、高效、公正、透明的新金融正在形成。
一是数字化,数字货币逐步替代实体货币,引发纸质货币之后的又一次货币革命。大数据、区快链等技术推进数字货币替代纸币、电子账本替代纸质账本,身份识别,综合信息(经营、信誉、生活、社交、健康)逐步替代资质评级的过程。在无人商店出现之后,有专家预测会出现无现金社区,甚至出现无现金社会。
二是网络化,网上银行进一步替代实体银行。运用新一代网络、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分布式记帐、无线支付、网上借贷、消费痕迹、金融搜索等金融活动,网络银行进一步替代实体银行。
三是智能化,就是通过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技术,实现投资分析信用评级、风险评级、智能获客、智能投顾、投资报告自动生成等金融活动。
四是微利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逐步使金融活动标准化、透明化、程序化、科学化,防止出现暴利,有效打击金融欺诈,促进金融与实业的有机结合、协同发展。
五是标准化,就是通过区块链、客户预警、欺诈识别、智能监测(人文监管,社交、信誉、健康)、多网互联(银行、证券、保险、信托、消费、公安、通讯等)技术,提升金融监管能力与效率,促进金融活动程度化、科学化、信息化,每一类金融活动成为一个标准化的模块,防范金融风险,反假账、反流失、反洗钱、反腐败,大幅度提高金融工作效率、保障金融安全。
综上分析,未来金融产业会呈现“四少一多”的明显变化,纸币少了,实体银行少了,金融职工少了,暴利少了,监管多了。
(三)过多依赖金融科技可能会出现五个风险
金融科技像许多技术一样,正确应用会产生利益,应用不当会出现负面作用。我们研究认为过多依赖现代金融科技可能会出现五个风险。一是网上银行存在网络安全风险,网络一旦受到攻击,会引发金融混乱等风险;二是网络容易让一些犯罪分子进行远程欺诈,增加监管难度,如打击跨国金融诈骗打击难度很大;三是大数据化替代实体账本,一旦数据库受到攻击,会导致金融秩序混乱;四是金融监管进步赶不上金融创新的速度,往往出现监管真空,或监管滞后;五是引发失业风险。部分人金融员工的工作必然被机器人替代,会导致失业问题。但员工被机器替代不一定是坏事,如十字路口管红绿灯的警察早被替代了,警察的日子反而过好了。农民田间劳动被机器替代了,农民不干苦活、累活更幸福了。机器人只是人的助手,不是对手。
三、科技金融,科技需要金融做什么?
科技金融是支持科技发展的金融。科技是定语,主体是金融。我们对全国各地金融支持科技的金融产品与服务进行初步梳理,发现金融支持科技发展的产品与服务多达50多种。但科学家绝大多数时间是申请政府无偿资助,对争取金融支持支持不熟悉、不习惯、不善长。
科技工作者需要金融帮助什么呢?我们研究认为主要是九个字,“多给钱,少干预,有耐心”。多给钱就是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多支持科技发展。我国金融投向科技的经费占比明确低于发达国家,截止2017年6月底,我国金融资产已经达到223.65万亿元,初步统计用在科技上不到8000亿。建议拿出一部分炒地皮的钱炒科技,炒明星的少一点,炒科学家的多一点;少干预,就是不干预科学家的科研活动;有耐心,就是投资以后别着急撤出,要有耐心与科学家一起创业。
科技金融还在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科学家找不到研发经费,二是金融家找适用技术,投资者缺乏评估人才、技术方法与指标体系。投什么行业,什么技术,什么人,是许多金融家面临的共性问题。有些技术,科技界认为有科学价值、经济价值不高,没有投资价值,但还是有企业家投20亿元,结果可想而知,我们的感觉就是把油加入了水箱。
我国科技与金融产业发展都很快,但美中不足的是两个轮子都在高速转,但没有挂上档,金融空转浪费了许多宝贵的科技资源、科技资源闲置浪费了许多科技资源。例如,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达1.5万亿元,其中各级政府投入占22%,企业投入已占78%。由于企业之间的研发目标、内容等信息相互是保密的,导致大量重复研究消耗了十分宝贵的财力与人才。
另外,我们对我国与美国风险投资的重点行业与技术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我国风险投资最多行业是信息产业,将总投资额近34%,生物和医药产业占7%。而美国风险投资最多的是大健康产业,占20%左右%。
四、科学家和金融家一起能做什么
我们研究认为,促进科学家与金融家结合,首先要做好三件事:
一是坚持一个方向。加速科技和金融结合,把炒房子的钱挪出一部分炒点科技,把炒明星的钱拿出一些炒点专家。
二是聚焦三个目标。科技与金融结合的目标是这实现科技强国、金融强国,经济强国服务。科技强国需要金融强国的支撑,因为科技强国一定是技术强国,技术强需要人才强,而人才强需要金融大力支持。
三是做好四个创新。努力做好科技创新、金融创新、产业创新、体制创新。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架起一座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桥。建议不定期举办金融家和科学家专题论坛,把科学家、金融家结合的平台建立起来;二是跟踪全球创新和投资的动态,为科学家、金融家提供全世界最新、最全的创新与投资动态;三是建立科技金融虚拟研究院,帮助金融家找技术、找人才,挖人才。
(来源:新金融家联盟 作者:王宏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