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d比数字货币交易所(hkt交易所)
原标题:hkd比数字货币交易所(hkt交易所)
导读:
本文来自于肖飒lawyer(lawyer_xiaosa) 作者:肖飒 关于区块链、加密货币、ICO等事物,国人还处于“默观”期,在各交流场合和线上交流群里,传统力量的声...
本文来自于肖飒lawyer(lawyer_xiaosa)
作者:肖飒
关于区块链、加密货币、ICO等事物,国人还处于“默观”期,在各交流场合和线上交流群里,传统力量的声音很大,加之不可预测的风险,人们还是倾向于把新事物当成“小怪兽”。
其实他们并没有那么可怕,新物种也有旧基因,今天我们来具体聊聊,还是先从大家熟悉的比特币开启:
1
比特币=“数字签名链”
有朋友来问,可否一句话解释:啥叫比特币?
飒姐觉得中本聪在2008年10月底已经给出了答案,那就是:比特币就是数字签名链。
什么是数字签名链呢,请展开想象,我们每个人都有签名的经历,将大家的签名集合在一张纸上,意味着我们达成了某种“合意”,也互相做了“见证”。
因此,合同就是不可更改的、承载了大家意志的产物。
这个“合同”就是载体,在币圈被称为“链”。
当然,比特币最初产生于“反对金融系统过度滥用”的乌托邦,但随着其经济价值的凸显,如今的比特币已经不是当初单纯、青涩的模样,而是充满张力、智斗的金融新物种。
2
比特币一旦生产即告“死亡”
正如飒姐的极客好友所言,比特币一旦被生产出来就象一张呆滞的“现金”了。
由于其加密、时序等特点,比特币一旦被矿工挖掘出来就是定型的,也就是说,其自身不能有任何变化,一有改变比特币即灰飞烟灭。
虽然这一特性让全世界热衷者都信任其“公信力”,但是,货币的创造功能被大大压缩,金融学的朋友们应该不陌生,央行加息降息直接影响各大商业银行的贷款,这就是货币创造的功能。
如果比特币大行其道,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呆板的世界,一码归一码,没有较大灵活空间,对于一个庞大的经济体而言,无异于注射凝血剂,水至清则无鱼。
因此,比特币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可能也没有能力代替“法币”。
如果还有不理解的童鞋,请脑补粉状水泥浇水后,板结,不能从新塑型,而,经济社会需要适度弹性,不是决然的硬度。
3
完全公开的总账,传递的信息自带风险基因
加密货币是分权的,公开、透明、通用记账。
虽然每一个加密货币看上去就是一堆不相干的数字,但与传统现金不同,前者是特殊物,后者是种类物,从法律的角度讲,前者是特定的专属于某一人或一个团队的;后者却是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负债,可以随时拿其他货币补偿你。
曾在某场合看到有人分析我国“拥有比特币最多的人”的比特币及钱包,可以推测出一些信息,这种可追溯性可能会给某些另有所图的人留下“线索”,按图索骥,也许会泄露钱包主人的信息,造成后果。
也有“天降比特币”的事件发生在我国江苏地区,在海外某智能货币交易网站注册的X,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的钱包里出现了几千个比特币,后该交易网站崩溃,不禁让我们想起了多年前的“许霆案件”这些比特币到底是谁的,如何退还也成了法律难题。
更有甚者用智能手机进行比特币炒作或消费,钱包捕捉到私有密钥,结合公钥,最终窃取私人所有的比特币,这种例子屡见不鲜。
4
区块链的话语权由技术咖变为投资者
退去区块链的神秘面纱,技术男们从主导者变成了资本的雇佣群,身边一些做芯片研发的工程师都被各种区块链公司挖走,许以高工资和期权,IT男终于放下了人类伟大理想,开始为五斗米折腰。
我们观察,近1-2年资本开始悄悄渗透到区块链应用的各个创业项目,甚至我们还看到了房地产公司的身影,他们以各种实验室的面貌出现,聘请圈里知名人士,开始投资区块链领域,布局甚广。
商业嗅觉敏感的投资者,已经开始把区块链技术和智能合约应用到电子票据监管和线上金融监管中来,前景看好。
如果从投资或投机角度,当下区块链、加密货币确实是一个风口,只要不触及一国法律红线,躲开大概率“灰犀牛”(如涉众事件或紧急叫停等),此领域的市场机会客观来讲比较多,利润空间较大。
5
结语
综上,拉下神坛,区块链、比特币就是一种新型技术的应用,由于其分布式记账的方式被社会广泛认同,在此基础上,各种场景、创新纷繁复杂,我们相信一定有伟大的企业诞生,我们也相信一定有不法分子从中渔利。
无论如何,新事物都值得等待,区块链不再是电梯里的小怪兽,只会吓哭小孩而不能创造价值,它拥有自己的价值观和现实可能性。